嘻嘻看书 - 言情小说 - 谁说京官有钱有rou?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65

分卷阅读65

    都不知道。

她回过神,正打算回去,却忽有一小吏忽地喊住了她。那小吏悄悄递给她一个油纸包,道:“相爷给的。”

她接过那油纸包,那小吏便匆匆转身走了。将油纸包打开,里头不过是些寻常点心,底下却压了一张字条,言简意赅的——“勿忘寝食,沈。”

孟景春阴冷了好些时日的心,因这字条也暖和了一些。她拿了块糕往嘴里塞,咬得太狠,却不小心咬到了舌头,疼得她龇牙咧嘴,可心中却暖洋洋的。

二殿下大殓之日,皇上却一病不起。那棺木孤零零运出宫,葬东山景陵。缁衣史官提了笔,也只在册子上简简单单记上了一句而已。

沈英自政事堂匆匆赶往御书房时,张之青背着药箱刚刚出来。张之青小声同他道:“不大妙。”

“陈相也在?”

张之青点点头,却也不再多说,低着头便匆匆走了。

陈韫在御书房已留了许久,皇帝强撑着精神问他:“庭方那孩子现下如何了?”

一句话只戳得陈韫心肝俱疼。他晚来得子,这孩子聪明的确是聪明,可惜偏执过了头,身子骨又弱,实在是命薄福浅。这一重创,亦不知他何时能好得起来。君王这般问他,他却只能道:“医官已是瞧过,无大碍了,只能慢慢养着。”

皇帝掩唇咳了一阵,沈英已是进了屋。

皇帝竭力忍住咳嗽,蹙着眉语声嘶哑:“那些人还在太极殿外跪着?”

沈英回道:“是。”

劝谏慎废太子的折子已是堆成山,现下却变本加厉开始在太极殿外聚众长跪不起。皇帝暗暗攥紧了拳,心中急火又隐隐上冒,喉间一片咸腥血气。知他笼络控制人心手段非常,却不曾想——已到此地步!

他强压下这股血气,已是自左手边拿了一卷诏书,朝沈英递了过去。

沈英心知肚明,躬身接下时,皇帝这口血却再未能压住,面前白宣上顿时一片猩红,沈英那深紫袍服袖口,甚至都溅上了血星子。

他直起身,迅速看了陈韫一眼。陈韫开了门,忙让御书房外立着的内侍立即去请医官回来,偏过头同沈英道:“你去罢。”

沈英只略颔首,将那诏书收进深袖之中,沿着空荡荡的走廊往前面的太极殿走去。

太极殿的百级阶梯下跪满了文臣武将,早就急得要发疯的赵公公见沈英过来,终是舒了一口气。

沈英停住步子,神情寡淡得好似什么事也未发生。他开口道:“皇上口谕,急召襄王进京。”

赵公公闻言高声朝底下群臣复述道:“皇上口谕,急召襄王进京……”

沈英略阖了眼,风卷起他的袍角,倒有些苍凉的意味。

天气阴沉干冷得让人无比清醒,京城竟又迎来了一场雪。

絮雪飞扬,却像是三月里的柳花。

☆、【四六】好本事

急召襄王进京的消息,孟景春是从大理寺同僚口中得知的。她将整理好的供单送回大理寺,同僚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,气氛很是沉闷。天色将晚,她在衙门里待了一会儿,同僚们便陆陆续续走了。

徐正达也不知去了哪里,她便将魏明先的供单锁进柜子里,打算回去睡个觉。身上这衣服许久未换,她也似乎很久未吃到一顿热乎的饭菜了。但她刚走到门外,便见有辆马车朝这边驶过来,那马车看着眼生,她顿住步子,那马车果然停了。

车中下来一小吏,那小吏问她道:“可是孟大人?”

她有些摸不着头脑,回说:“是。”

那小吏给她看了腰牌,道:“小的从政事堂来,沈大人先前吩咐说若魏明先的案子审出结果了,便请大人带上供单过去一趟。”

孟景春轻蹙眉,只说:“稍等,我回去取。”

她还有些纳闷,沈英现下应忙得不得了,又怎可能要看魏明先的供单?

待她携供单到了政事堂,那小吏将她带进去,却不见沈英人影。小吏道:“沈大人过会儿再来,天也不早,孟大人不妨先吃些东西。”案桌上摆了一菜一汤,虽然简单却好歹是热乎的,孟景春待那小吏出去后,捧了饭碗便埋头吃起来。

吃完了,搁下碗筷,一偏头,便看见沈英进了屋。屋外寒气重,他一进屋,仿佛将那清冷雪气都带了进来。他袍上虽落有碎雪,却到底齐整干净。这些天忙成这样,他却还存着基本的体面,孟景春低头看看衣裳,倒觉得自己潦倒又狼狈。

她好似有不少时候未见他了,忽然竟不知如何开口,神色竟有些空茫。沈英走过去,俯身伸手轻捏了捏她的脸:“不认得我了?”

孟景春猛地回过神,立时将那供单取出来递给他。沈英只潦草翻了翻,看了个大概便又还给她:“魏明先素来固执,这次笔录画押竟如此顺利,你在天牢耗了多长时间?”他又凑近些,轻嗅了嗅:“衣服都臭了。”

“啊?”孟景春连忙站起来,抬手闻闻袖子,确实是嗅到一些酸臭气。她有些不好意思,作势往后退,沈英却将她揽过去,轻叹出声:“我不嫌你。”

沈英将下巴搁在她肩上,重量也稍稍压过去:“让我靠一会儿。”今日又回不了府,却想与她待一会儿。

过了好些时候,孟景春问:“方才是从哪里过来的?”他这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,似是从郊外回来一般。

沈英神色略顿,却说:“去了一趟城外,有些事终是处理完。”

他不点破有自他的主张,孟景春亦不多问,偏过头看了一眼案桌上堆叠如小山般的折子,料想光是劝皇上慎废太子的都应该不少,便道:“我听闻……襄王要进京了?”

“恐怕也就这半月的事。”沈英放开她,拖了张椅子给她:“坐。”

这位襄王的父王是皇帝长兄,当年这位皇室嫡长子因身子骨太弱甘愿放弃继承帝位,自行请封至边陲楚地,在封地住了十多年便早早过世。襄王是其唯一嫡子,少年继位,不过短短十几年工夫,便将贫瘠动荡的边陲楚地治理得百姓富足安康,更是与邻国互通贸易有无、和平往来鲜少再动干戈,可谓治绩斐然。

人誉襄王仁智明恕、聪达多识,且重慎周密,乐施爱人,又赞其经学博览、政事文辩鲜少人及。这般德行才情兼备众人捧誉者,其实也不过才二十八岁。

楚地是现存唯一的藩王封地,即便襄王如此受赞誉,但在朝中却仍有人念念不忘削藩一事,多次向皇上拟折,却都被皇上一一驳下。

如今太子被废,皇上膝下再无可接替太子之位的子嗣,这时候召襄王进京,意图实在昭然若揭。朝中流言四起,皇上如今已危在旦夕,只为撑到襄王进京那一刻,将这江山交托于他。

太子余党纷纷上折,只道让一介藩王进京不合规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