嘻嘻看书 - 言情小说 - 重生顶级编剧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20

分卷阅读120

    大。

杂志位列华国时尚杂志的五大刊之一,地位比起一般杂志那是要高端上档次许多,在杂志界绝对属于顶尖位置。但在五大刊内部,它却排名最末。王瑞莉作为杂志新上任的总编,总要做出些成绩,既是扬威,也为服众。

她此次打电话给蓝浅,是想与她再次合作——她想邀请蓝浅与苏锦然、关言鹏共同担任最新一期杂志的封面人物,并给他们做一次专访文字。

这是一个很大胆、也很冒风险的想法。毕竟苏锦然和关言鹏虽然现在热度居高不下,但终归只是刚出道的新人,无论是资历还是逼格都远远够不上五大刊的封面人物标准。而蓝浅,任她再如何搅动娱乐圈的风云,也始终只是幕后之人,而不是风光无限的明星名模。

这三个人,怎么够资格担当这一老牌顶级时尚杂志的封面人物呢?若是消息放出去,这恐怕就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吧。

便是蓝浅自己,也在王瑞莉提出这个邀请后明确地和她说过这方面的隐忧。她不是不相信自己和旗下两位新人的能力,也不认为她们三个就拍不出好封面、带动不了杂志销量。只是她喜欢将一切利弊都考虑得清清楚楚再做事。对朋友,更是要提前说个清楚明白。否则事后若因此彼此有了龌龊,就得不偿失了。

“小浅,你说的这一切我都考虑过了。你放心,这是我自己的决定,就算结果不如人意那也是我的责任,我们的关系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。你是知道我的,我不是个在事业上能满足现状的人。想要继续稳在五大刊很容易,但想更进一步不做垫底往上升却很难,不出奇制胜几乎无法办到。这一次我就想打破陈规试一试。小浅,让我们一起再合作一次,看看能不能再造一个奇迹?”

这是王瑞莉给她的解释。而她,很满意这个答复。

蓝浅一向是很敬佩那些能在事业上一往向前、披荆斩棘不回头的人。王瑞莉就是这样的人。她对事业敢想敢做,并有一种打破固有模式的无畏精神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她和蓝浅是同一类人。都是各自圈子里的“旧规则破坏者”,同时也是“新规的建立者”。

蓝浅知道现在的时尚杂志,特别是顶级时尚杂志五大刊,都喜爱启用影后影帝、国际名模等作为封面人物,最不济也是资历颇深名气也大的大花。这些人物都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:逼格够了、但不够接地气,不容易和普通大众产生共鸣。

他们要么年纪不轻位居神坛,要么就是粉丝不占优势的模特。杂志请她们能保证质量。但对于普通购买者来说,他们离得太远了。话题度也因为封神而没有什么讨论多,都是好评却没有热点……

在纸媒逐渐衰落的今天,同属纸媒一员的时尚杂志想要既保逼格又创销量,真心不是件容易的事。蓝浅清楚地知道,在之后的几年里,五大刊也终于因为销量和数据后退一步,对封面人物的逼格要求下降不少,转而追求人物的流量和热度,不少小花小生因此开启了解锁五大刊的时尚新进程。

苏锦然和关言鹏是当下最受关注的新晋级女神男神,热搜指数一直居高不下,甚至力压一众流量花生。蓝浅更是热搜体质,粉丝生猛。选择他们三个,至少热议度和销量上就有了一定保证。而苏锦然和关言鹏能上五大刊封面,那绝对是刷逼格的好机会,对自己的人气和资历都是极大提长。这是一项双赢的合作。

虽然王瑞莉力邀他们三人,但蓝浅本来只想让苏锦然和关言鹏上杂志就够了。她既然选择了做编剧这个幕后工作,就没想过去享受太多的台前风光。是景湛在得知此事后说的一段话让她改变了主意。他是这样说的:

“小浅,我看得出来你对编剧这个职业的热爱,以及对这整个行业有自己的想法和期望。你希望它能发展得更好、更有活力。但仅仅你一个人去做的话太慢也太辛苦了。一个圈子的前进,是要靠无数人去共同推动才能完成的。你能做的极致,就是扩大自己的影响力,让其它人主动一起去推动这个过程。”

蓝浅听后默然了。不是因为景湛的话不对,而是他说的太深入她的心里了。她自然是深爱编剧这个职业的,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未曾有一丁点想过放弃。她从事这个职业愈久便爱得愈深。她终于可以理解之前在编剧宴会时遇到的方老的想法了——当你足够爱你的事业,你的爱越来越浓之时,你爱的便不仅仅希望自己能取得高的成就,而是希望整个行业都能欣欣向荣。这一份爱也从个人的小爱升华到了集体的大爱。

现在的编剧圈,当然是不乏能人和杰出者的,也自然有如方老这般愿意提携帮助后辈的长者和拥有天赋的新人。只是它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足和弊病:

这个圈子太讲究资历和人脉了。没有老资格编剧的推荐或制作人的赏识,你根本连活都接不到。自己投稿就更不提了,没点儿名气没些作品,你的稿件只能沦落到“垃圾邮箱”或者废纸篓里。而新人又发里来的名气和作品?故而又回到了起点——资历和人脉。

现在大多数新人想要进编剧圈,要么是科班出身,跟在老资历编剧导师和学长们的后面捡捡漏,收一些他们不想要或者写不完的活,从一个个很小的作品开始积累经验和人脉。这种是最幸运的,学院派出身的编剧,在人脉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保障。

另一种则是非学院派,也就是自学成才型。他们都不是编剧专业出身,几乎根本不认识同行业的人,自然谈不上人脉。他们因为热爱或其它原因而入此行。除非运气惊人加能力够强被人慧眼识英选中作品拍摄,并且能成为正式署名编剧。

大多数人都只能从枪手做起。在有资历和名气的编剧手下,默默无闻辛苦创作,作品却不能署上自己的名字。自己就像是个隐形人般不被人知晓。情况好些的熬上几年或许终于能在找到署名的机会而咸鱼翻身,运气差些的可能永远也遇不到这种机会。

但即使能最终获得机会又如何?编剧是讲究灵感和才气的职业。在做枪手时荒废的那些年,谁能保证你的灵气不被内心的苦闷和压抑渐渐消磨干净,不被强制要求创作的作品耗尽?

而且编剧在影视这个态度圈中也处于末端,新人编剧在影视链基本位于“大鱼吃小鱼、小鱼吃虾米”中的虾米地位。只有成为知名大编才能改善自身待遇。

以上种种汇集成一句话——编剧,这是一个对新人非常不友好、甚至残酷的行业。

蓝浅清楚地知道:在这种行业环境下,缺少新鲜的血液和青春的活力,极容易变得思想僵化、作品越来越同质化和质量下降。